公司注册
中星千红财税咨询
成都公司注册服务,帮客户解决实事
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0:36:10 作者:
实习生做账的危害有哪些?
实习生做账一不小心可能让公司有倒闭风险!接下来分享真实案例:
“一年省下几千块代账费,结果换来一张10.8万元的罚单!”深圳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叠税务处罚通知书。2024年初,他通过某电商平台找到一家宣称“全网最低价”的代理记账公司,以120元/年的价格委托其处理税务申报。然而,今年5月税务稽查发现,该公司不仅漏报增值税、虚列成本费用,甚至伪造银行流水,导致企业被追缴税款、滞纳金及罚款总计10.8万元
类似案例触目惊心。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代理机构以“198元一年甚至120元全年代账”“免费赠送年报”等低价噱头吸引客户,实则暗藏致命陷阱。
【记者暗访:120元/年的“成本黑洞”与行业潜规则】
记者以初创企业主身份暗访多家低价代账机构,揭露三大乱象:
1.资质造假成常态
某机构声称“财政局备案”,但查询发现其代理记账许可证查无此证,会计团队均为无证实习生
2.服务缩水连环收费
120元套餐仅包含“零申报”,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额外支付2000元,工商年报加收500元,客户购买前热情接待,下单后却常常联系不上人,导致错过申报时期罚款。
某客户因未购买“税务稽查应对包”,被代账公司拉黑,导致罚款翻倍
3. 实习生经验不足,政策盲区酿大祸
南京某科技公司因代账机构因年轻实习生不懂当地政策,连续三个季度错报增值税,被追缴12.8万元。
【律师警示:低价代账或构成共同犯罪,企业维权难如登天】
北京某律所税务合规部主任李明律师指出,低价代账潜藏多重法律风险:
刑事责任连带:若代账机构协助虚开发票,企业法人可能面临3年以上有期徒刑
合同陷阱免责:90%低价合同注明“因客户提供资料不全导致错误,概不负责”,企业难举证
信息泄露无解:某机构将客户数据打包出售,企业起诉时发现对方已注销,维权无门
李律师建议:“签订合同前必须核查机构资质,要求提供《代理记账许可协议》,并定期登录电子税务局核对申报记录。
【结语:莫让“省小钱”变成“买罪证”】
低价代账的“甜蜜陷阱”正在吞噬无数创业者的血汗钱。正如王先生痛悔所言:“省下的代账费,还不够交罚款的零头!”在税收监管日趋智能化的今天,企业唯有选择合规机构、筑牢财税防线,方能避免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。